<menu id="k4aow"></menu>
  • <td id="k4aow"><bdo id="k4aow"></bdo></td>
    <samp id="k4aow"><nav id="k4aow"></nav></samp>
  • <blockquote id="k4aow"><blockquote id="k4aow"></blockquote></blockquote>
    <input id="k4aow"></input>
  • <small id="k4aow"><samp id="k4aow"></samp></small><kbd id="k4aow"><samp id="k4aow"></samp></kbd>
    免費發布信息
    當前位置:首頁 > 行業資訊 > 地質科普 >

    中國65家地質博物館,礦晶美石看個夠!

    • 2020-10-04 21:09:05
    • 來源:礦業在線
    • 0
    • 0
    • 添加收藏

    地質博物館,指以地球發展、地貌演化、巖石礦物等為主要內容的博物館。根據2012年的統計數據,我國的地學類博物館有288家(未含港澳臺)。

    綜合類地質博物館


    1、中國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位于北京,是咱們中國人自己建造的第一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從1916年正式開館至今的近百年間,一直薪火相傳,群賢畢至、英才輩出。

    收藏地質標本20余萬件,涵蓋地學各個領域。其中有蜚聲海內外的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著名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于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2、山西省地質博物館

    山西地質博物館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濱河西路,占地面積31000平方米,陳列面積11811平方米,1958年建館,2014年4月更名為山西地質博物館,2017年5月1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是山西省唯一一家普及礦產資源和地球科學知識的專業科技類博物館。

    山西地質博物館收藏了具有山西本土特色的巖石、礦產、古生物化石珍品及世界各地礦物珍品瑰寶,共有藏品1.5萬多件,藏品豐富、種類齊全、稀有性和獨特性俱佳,其中發掘和收藏的山西山西鱷、王氏鱷等化石,在全世界也是獨一無二的。

    3、黑龍江省地質博物館

    黑龍江省地質博物館坐落黑龍江省在哈爾濱市,是黑龍江省乃至東北地區第一座省級地質博物館,2007年5月18號開館。

    巨型滿洲龍

    面積2211平方米,藏品五萬余件,展出三千多件,共有錦繡龍江廳、地質礦產廳、巖石礦物廳、地質環境廳、地層古生物廳、恐龍動物群廳、猛犸象-披毛犀動物群廳等七個展廳。

    4、上海市地質陳列館

    上海市地質陳列館建成于2004年7月,于2012年8月擴充,屬于地質專業的專門性陳列館,以上海城市地質為主題。

    上海市地質陳列館是一座演示城市地質環境、普及地質科學知識、觀賞博物、觸摸游覽為一體的主題展示場所。館內設有自然地理、基礎地質、地質環境、地面沉降、城市地質、礦物與巖石、寶玉石、古生物八部分內容。

    5、南京地質博物館

    南京地質博物館現為國家二級博物館、由新、老館組成,總建筑面積為9700平方米。老館始建于1935年,是一幢德式風格的紅色三層建筑物,建筑面積2500平米;新館建成于2010年,是一幢現代風格的四層建筑物,建筑面積7200平方米。

    老館設置了《地學搖籃》、《中國石文化》、《礦產資源》和《地質環境》4個展廳,新館設置了《恐龍世界》、《行星地球》、《生命演化》和臨時展覽4個展廳。

    6、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安徽省地質博物館坐落于合肥市政務區省文化博物園內,占地面積約80畝,總建筑面積26495平方米, 其中陳列面積16902平方米,目前在國內同類博物館中面積最大。

    現有館藏標本5萬余件,包括不同地質時期各類化石、各類礦物巖石寶玉石等。主要有國內著名的生物群化石系列,如“貴州海生爬行動物群”、“遼西熱河生物群”、“山東山旺動物群”等,安徽特色化石群標本,如 “淮南生物群”、“巢湖魚龍動物群”、“皖南恐龍動物群”等,各種尺寸的礦物晶體、造型石、觀賞石、隕石等。

    7、福建省地質博物館

    福建省地質博物館,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塔頭街,中國地方綜合性地質科學博物館,1982年籌建,前身是福建省地質局地質科技成果展覽館。

    該館收藏各類標本近4000件,一級品60件。其中有田黃石、藍寶石及福建省首次發現的早奧陶世魏坊群筆石化石、崇安晚侏羅世坂頭組壽昌中鱭魚化石標本等!≡擆^收藏各類標本近4000件,一級品60件。其中有田黃石、藍寶石及該省首次發現的早奧陶世魏坊群筆石化石、崇安晚侏羅世坂頭組壽昌中鱭魚化石標本等。此外,還有水晶礦、高嶺土礦、重晶石礦和花崗石材等福建省的特色礦產標本。

    8、江西省地質博物館

    江西省地質博物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江西省內唯一的綜合性地學博物館,已有近八十年的歷史。該館館藏標本1500余件,內設5個展區。

    目前該館由于要重新布展,于2017年5月25日起閉館,開館時間待定。


    9、廬山博物館

     

    廬山博物館,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毛澤東在廬山期間曾住過的地方,人稱蘆林一號別墅。別墅1961年興建,單層平頂,中有內院,總面積2700平方米。1984年改成博物館館址。

    其中有廬山世界地質公園展廳,廬山世界地質公園融山、江、湖于一色?偯娣e為500平方千米,屬大型地質公園。2001年3月被批準為中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10、山東省地質博物館

    山東省地質博物館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是中國地方綜合性地質科學博物館,1976年籌建,1986年開放,于2017年4月22日開館。

    該館主要收集、珍藏和管理實物標本、地質資料和礦物珍品,普及地質科學技術,進行地質礦產研究。館藏標本 1萬多塊。其中珍品有棲霞境內發現的重812.5 克的大塊自然金晶簇、萊州(掖縣)和招遠的自然金塊(狗頭金)、沂蒙山區的呈各種晶形的原生金剛石和金剛石砂礦標本以及鑲嵌在金伯利巖上、晶形完好的一顆八面體金剛石。

    11、山東天宇自然博物館(平邑自然博物館)

    山東省天宇自然博物館位于山東省平邑縣城,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龍博物館,于2004年建成開放,建筑面積3.2萬平方米,陳列面積2.8萬平方米。館內設科研館1處,3D影院1處,展廳28個,館藏展品39萬余件。

    館內保存有1106件較完整個體的恐龍化石,9個礦物標本展廳內收藏有世界各地的珍奇標本上萬件,此外還有6個“貴州關嶺生物群”展廳、7個“熱河生物群”展廳等等。

    12、煙臺自然博物館(中國地質博物館煙臺館)

    中國地質博物館煙臺館暨煙臺自然博物館是一處以礦產為重點,以黃金為特色,自然科學與人文藝術交相輝映的主題博物館,同時掛有“中國地質博物館煙臺館”、“煙臺自然博物館”、“中國礦業聯合會(煙臺)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三塊匾額。

    該博物館共設室內廳館12個:主題序廳、地球廳、化石廳、黃金廳、礦產廳、生物廳、根雕藝術館、觀賞石館、王懿榮館、錢幣館、內畫館、石齊美術館。館外設兩個展廳:四大名著根雕館、文房四寶館。

    13、河南省地質博物館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坐落在鄭東新區金水東路18號。建筑面積5800平方米,布展面積4100平方米。館內設有地球廳、恐龍廳、生物演化廳、古象廳、礦產資源廳、地質環境廳、礦物廳、4D動感影院(多功能廳)和地震海嘯感受劇場,館外有礦石林、科普廣場、恐龍雕塑等。

    目前,館藏地質資料7357份(種)、13328套;館藏中外文圖書文獻、地學專業圖書文獻9萬余冊;館藏化石、巖石和礦物標本50000余件,其中展出2193件。

    14、湖北地質博物館

    湖北省地質博物館始建于1956年。經過1987年和2004年的兩次改造,展廳面積現有2000余平方米。設有普通地質廳、古生物廳、資源環境一廳、資源環境二廳共四個展廳。館藏標本逾萬件,珍稀標本數百件。

    本館收藏的“燈影恰尼蟲”化石,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一塊古動物化石,是全球唯一的一塊“恰尼蟲”實體化石,稀罕而珍貴;重達270多千克的“天外來客——光化鐵隕石”,是目前全國幾十家地質博物館中最大的鐵隕石,被譽為“鎮館之寶”;重達328.5千克的“鐵化木”國內獨有;出自本省鄖縣的四具恐龍化石骨架和眾多的恐龍蛋,再現了中生代恐龍世界的興盛和衰亡。

    15、湖南省地質博物館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始建于1958年,1980年正式對外開放。舊館內設有八個展廳,內容包括宇宙演化、生物進化、恐龍世界、人類起源、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礦產形成和礦物巖石分類及寶玉石等;新館坐落在長沙市天心區杉木沖路,占地71.9畝,建筑面積56畝,內設“序廳”、“走進地球”、“打開寶藏”、“辛勤耕耘”、“滄海桑田”、“保護地球”、“石之瑰寶”七個主要展廳。

    湖南省地質博物館屬地質專業館,各類珍貴標本、館藏展品一萬余件,其中無齒芙蓉龍、輝銻礦、白鎢礦獨具湖南特色。

    16、廣東省地質博物館

    廣東地質博物館位于廣東省廣州市東風東路,屬中國地方綜合性地質科學博物館。始建于1958年,1959年10月1日正式開館。全館建筑面積1080平方米。

    該館收藏有礦物、巖石、古生物、地層、構造、礦床、動力地質等各類標本約4萬件;設有普通地質、古生物、地層、礦物巖石、巖漿巖、礦產資源、水晶、工藝美術礦物原料、金屬礦床、非金屬礦床10個陳列室, 展5000余件。展品中有著名的海南島羊角嶺特大型水晶礦床,晶體粗大,晶簇眾多,形態各異,具各種雙晶、微斜面、藍針、刻蝕面等的水晶標本;還有120萬南嶺區全套地層標本及廣東各個巖漿活動期形成的不同巖 性的深成巖、淺成巖、噴出巖;另有石碌鐵礦、大寶山多金屬礦、凡口鉛鋅礦、大降坪硫鐵礦等幾百個金屬、非金屬礦床的成套標本。還陳列了廣東特產板狀黑鎢礦、結晶藍銅礦、觀賞孔雀石,以及廣東的端州硯石、英德英石、云浮云石、信宜玉石四大名石和千姿百態的石鐘乳。除陳列了常見的鈣鐘乳外, 還有硅鐘乳、 鐵鐘乳、銅鐘乳以及武巖鐘乳。廣州地史時代的恐龍蛋,以及茂名無盾龜等化石,為陳列珍品。

    17、廣西地質博物館

    廣西地質博物館是中國省級地質博物館。位于南寧市建政路。其前身為1958年建立的廣西地質礦產陳列館。1977年重建,1989年正式開放。

    該館收藏有各種地質標本1萬多件。其中的珍品有方解石石花、水晶晶簇、壓電水晶、菱鋅礦、自然金、自然銀、磷酸氯鉛礦、海龜化石、亞洲象化石、鹿角化石及羅富、大羅、六景泥盆系地層標準剖面的生物化石,邕寧、田林、南丹的隕鐵等。設有地學科普、地層古生物、礦產資源、礦床地質、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城市環境地質等基本陳列。該館進行了邕寧、田林隕鐵的科學研究,在邕寧隕鐵中首次發現了國內罕見的三方硫鎳礦。

    18、云南省地質博物館

    云南省地質博物館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白塔路,是中國省級綜合性地質科學博物館。地質標本陳列始于1954年,1957年建立地質陳列室,1979年建云南省地質局地質礦產陳列館,1990年改為現名。

    云南省地質博物館藏品近5000件。其中云南省出產的珍品有140千克重的自 然銅。6千克重的錫石單晶、8.7千克重的黃玉自形單晶(部分透明)、50多千克重的冰洲石單晶、雙晶、粗大的綠簾石晶體、藍綠色含銅異極礦、黃色鎘菱鋅礦、天河石、國內稀少的紅砷鎳礦、彩鉬鉛礦、新礦物單斜銅泡石、西盟石,以及海藍寶石、紅色綠寶石、各色碧璽、鉻鎂鋁榴石碧玄巖、白榴斑巖、西瓦古猿牙齒、云南輝木、中新世貘、5000年前的犀;、羊邑脊棱齒象臼齒,以及兩具較完整的早侏羅世原蜥腳類恐龍化石,早全新世大板橋人化石及中國南方首次發現的砸擊石器等。

    19、甘肅省地質博物館

    甘肅地質博物館始建于1943年,其前身為地質陳列室,由我國老一輩地質學家王日倫先生創建,是全國最早的地質博物館之一。甘肅地質博物館坐落于蘭州市城關區灘尖子團結路6號,建筑面積12568平方米,布展面積4860平方米,建筑風格新穎別致,獨具地方和時代特色。

    館內設有序廳、地球廳、礦物巖石廳、寶玉石廳、生命演化廳、土地資源廳、地質環境廳、礦產資源廳、4D穹幕影廳和臨時展廳,館外設有礦石林和影雕文化墻。館內收藏了省內外地質礦產、古生物、礦物和巖石標本共3萬余件。館內展示有大夏巨龍、蘭州龍和甘肅鳥等大批國寶級精品。

    20、青海省國土資源博物館

    青海省國土資源博物館位于西寧市勝利路。青海省國土資源博物館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青海省地質局資源館。1985年,改名為青海省地質礦產陳列館。1990年更名為青海地質博物館。

    青海省國土資源博物館是全省地質資料館藏機構,總面積320平方米,其中檔案庫房面積230平方米。青海省國土資源博物館宗旨是展示青海國土資源風貌,服務資源開發,普及國土資源科普知識,已成為外界了解青海、認識青海的窗口。

    21、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

    新疆地質礦產博物館的前身是新疆地質礦產陳列館,1984年9月開館,2002年由自治區撥?钚陆ú⒏臑楝F名。新館于2004年5月正式開館,并被命名為首批全國百家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新館設有地球科學、新疆礦產、新疆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及地質專業 4個陳列廳。建筑面積8400平方米,展出面積4600余平方米。

    該館收藏的礦物、巖石、礦石、動植物化石標本1.2萬多件,陳列了在新疆發現的121種礦產中的115種。其中一級品100余件。其中有長1.7米、直徑62厘米、重約780千克的水晶,直徑35厘米、厚25厘米、重102千克、含銅量達99.84%的圓狀自然銅,重1.2克拉的新疆第1顆晶體透明的金剛石,產于阿爾泰偉晶巖礦床的大型綠柱石、白云母,中外聞名的和田玉和各色碧璽、寶石等。還有1983年夏在中國首次發現,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完整的兩棲類脊椎動物烏魯木齊鯢和距今1億6千萬年前的脊椎動物蘇氏巧龍的化石標本。

    22、天津薊縣地質博物館

    天津薊縣地質博物館坐落在薊縣國家地質公園,占地面積一萬七千多平方米,其中五千多平方米積五千多平方米。在博物館的造型設計中,將層的地質、疊的歷史、層疊的巖石、層層疊疊的建筑作為貫穿始終的設計主線。

    博物館分地下一層,地上四層,內設地質展館和歷史展館,是國內同類展館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展出內容以地球科學、中上元古界地層剖面、礦產資源為主。是一座具有現代化、高科技、獨具天津特色的地質博物館。

    23、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國土資源博物館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國土資源博物館前身為鄂爾多斯市地質礦產陳列館,始建于1999年。博物館展陳面積2000多平方米,館內建設由8個區塊組成。

    館藏標本600余件,展出328件,包括礦物標本、礦石標本、化石標本、礦產品、觀賞石及土壤樣本等。

    24、遼寧本溪地質博物館

    遼寧本溪地質博物館座落在本溪國家地質公園本溪水洞景區內,占地面積為1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 3080平方米。由地球科學廳、生命進化廳、礦產資源廳、地質遺跡廳、多功能廳和綜合廳等六部分構成。展示地球在46億年的演化過程中,所經歷的內外動力地質作用以及由各種地質作用造成的地質遺跡。

    館內陳列了本溪國家地質公園的地質遺跡,史前地質遺跡,國家級珍貴標本30余件,珍稀標本3300余件,其中金剛山義縣翼龍本溪甲龍馬氏燕鳥吃魚等系世界唯一的化石標本;中華龍鳥、尾羽鳥也是世界僅有的幾塊當中最精美的標本:幻龍魚龍和海百合群龜九龍壁等化石標本乃是化石中的珍稀精品。熱河生物群的古生物化石幾乎涵蓋了脊椎動物的所有門類,尤其是早期鳥類化石,帶羽毛的恐龍奇特的水生蜥完整的中生代哺乳動物化石以及最早的被子植物“遼寧古果”等珍稀國寶級的化石,是本溪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同時,館內還展示國內外和省內外的多種珍惜、精美的礦物晶體寶石玉石觀賞石。集中展示本溪國家地質公園的三個園區30個景區和21個景點內的地質遺跡的地質內涵科學解釋以及美學價值。

    專題類地質博物館

    25、南京古生物博物館

    南京古生物博物館,坐落在位于市中心的雞鳴寺風景區,隸屬于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由中國科學院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是一個集展覽、收藏、研究和教育為一體的現代化博物 館,是自然科學普及和教育的重要基地,博物館以古生物化石為本,以古無脊椎動物、古植物和微體古 生物為主,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古生物專業博物館之一。博物館藏 品豐富,展品精美,其中尤以“澄江動物群”和包括“中華龍鳥” 在內的“熱河生物群”化石標本最為珍貴,堪稱國寶級的化石精品。

    26、中國煤炭博物館

    中國煤炭博物館位于太原市迎澤大街和晉祠路交匯處,1989年9月30日建成開館。博物館分東、西兩院,占地約11公頃,建筑面積約90000平方米,由陳列大廳、中國煤炭科教文交流中心、學術報告廳、辦公研究樓和現代科技學院等組成。

    該館陳列總體規劃為“七館一井”:煤的生成館、煤炭與人類館、煤炭開發技術館、當代中國煤炭工業館、煤炭藝術館、煤炭文獻館、中外交流館和模擬礦井,F在,對外開放的有煤的生成館、煤炭與人類館、煤炭藝術館、煤炭文獻館和模擬礦井。另外還開發了古代壁畫館和煤礦安全教育館。

    27、中國古動物館

    中國古動物館(英文簡稱PMC)是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創建的,中國第一家以古生物化石為載體,系統普及古生物學、古生態學、古人類學及進化論知識的國家級自然科學類專題博物館,也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古動物博物館。1995年12月,中國古動物館正式對公眾開放。

    按照生物的演化序列,中國古動物館分為兩館(古脊椎動物館和樹華古人類館)、四個展廳(古魚形動物和古兩棲動物展廳、古爬行動物和古鳥類展廳、古哺乳動物展廳、古人類與舊石器展廳),并包括東廳、貴賓廳等特展廳。依托研究所近百年收藏的20余萬件標本,展出了從中精選的有代表性的藏品近千件。展品之精美、種類之齊全,堪稱亞洲第一、中國之最。這里陳列著自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至距今1萬年前的地層中產出的史前各門類古生物化石和舊石器標本及模型,包括無頜類和有頜類魚形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哺乳動物和古人類化石及舊石器等,全面展現了史前動物和古人類的自然遺存及其生命演化的宏偉歷程。

    中國古動物館展出的珍貴展品中包括來自非洲的特殊禮物 “活化石”拉蒂邁魚、亞洲最大的恐龍馬門溪龍、被稱為“中國第一龍”的許氏祿豐龍、被編入我國小學課本的古動物黃河象的骨架,以及神秘的“北京猿人”頭蓋骨丟失前復制的仿真模型等。最近館內又增添了長有羽毛的恐龍、世界最早具有角質喙的古鳥類、世界首枚翼龍胚胎、中生代能吃恐龍的哺乳動物等在世界上引起轟動的珍稀標本。

    28、中國地質科院巖溶所中國巖溶地質館

    中國巖溶地質館(以下簡稱巖溶館)位于風景秀麗的桂林東南部、巖溶地質研究所辦公樓的西北角,隸屬于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的科普展館,館名為聶榮臻元帥親筆題名。

    該館建筑面積2345平方米,陳列面積1400平方米,館內設有可容納100個座位的學術報告廳及中、小貴賓接待室;本館展品近2000件,以大量精彩的實物標本、圖片、模型展示了我國巖溶領域各學科的概況:如巖溶區域地質、巖溶水文地質、巖溶工程地質、巖溶洞穴與人類、巖溶礦產及巖溶研究史等,生動形象的反映了我國巖溶研究現狀和主要成就,展品中有大量稀世珍貴標本:如晶穗、巨型水下石葡萄、晶花、鈣膜晶錐、蓮花盆、盲魚、方解石石花等,館外南側,聳立我國明代杰出的地理學家徐霞客的塑像。

    29、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龍化石博物館

    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龍化石博物館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總面積1200平方米,館藏各種礦物、巖石和古生物化石標本達3000多種,其中“魚龍世界廳”主要揭示了貴州關嶺生物群的重大發現;“地球演化歷史展示廳”,揭示了地球從前震旦紀到第四紀的地球演化和長江三峽地區的海陸變遷歷史,敘述了地球的由來和生物的演化過程;“三峽地區地質災害及治理展廳”,展示了三峽庫區危巖體和滑坡等地質災害及治理的情況;“礦物巖石展廳”,陳列有200多種礦物巖石標本及中心歷年在華南各著名礦床采集的礦物樣品。

    30、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

    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跡陳列館位于石景山區模式口,坐落在北京西郊翠微山南麓與八大處公園山脈相連,距北京城區20千米。占地6300平方米,建筑面積4280平方米,設11個展廳、1個遺跡保護區和一個地質勘探模擬互動挖掘區。

    館內展覽介紹了第四紀冰川的基本知識、李四光先生第四紀冰川學說的創立與發展、冰川系統的研究與應用以及汪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作用和我國第四紀冰川分布及考察情況等。展品絕大部分為冰川遺跡的照片資料及部分磧石標本。在面向社會的科普領域內該館亦可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氣候及環境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影響”、“人類如何在未來冰期中發展文明”、“冰川現象在今天為人類儲存提供能源功能及列人類文明潛在的巨大威脅”等專題陳列。

    31、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

    周口店遺址博物館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腳下,是一座古人類遺址博物館,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國古人類學家裴文中先主在龍骨山發掘出第一顆完整的“北京猿人”頭蓋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距北京市區約48公里。是世界著名的古人類和古脊椎動物考古遺址,是“北京人”的發源地。

    周口店遺址分遺址區和博物館兩部分,常年向觀眾開放。遺址區有著名的猿人洞、新洞、山頂洞等多個化石地點。博物館包含七個展廳,藏有大量珍貴的文化遺物、動物化石、石器,以圖文并茂的展示形式向觀眾詮釋了周口店遺址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

    32、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博物館

    黃河博物館(Yellow River Museum)成立于1955年,位于鄭州花園路與迎賓路交叉口,迎賓路402號。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博物館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約2900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1200平方米。

    黃河博物館作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館之一,截止2016年是中國唯一一座以黃河為專題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博物館的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治黃展覽會”。1987年6月,正式更名為黃河博物館,舒同先生題寫館名。 

    33、天津市薊縣中上元古界地質陳列館

    天津市薊縣中、上元古界國家自然保護區陳列館位于薊縣城內東風路花園大街,保護區位于天津市薊縣,1984年建立,面積900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中上元 古界標準剖面。在巖層中,有生命早期階段的寵觀藻類植物,并在距14-12億年的巖層中,發現了世界罕見的微生物群,把此種微生物的出現 年代大大提前了,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該陳列館共有展室七個,分別為綜合館、長城系展室、薊縣系展室、青白口系展室、礦產資源展室和資料室。陳列著450余塊巖石標本和大量的圖片、文字、數據資料,三個專業展室依次介紹三系十一個組(三系指長城系、薊縣系、青白口系。十一個組指:常州溝組、串嶺溝組、團山子組、下馬嶺組、大紅峪組、高于莊組、楊莊組、霧迷山組、洪水莊組、鐵嶺組、下馬嶺組、井兒峪組)地層,記錄著距今18億年到8億年間的地質演化史,儲存著反映當時古地理、古生物、古氣候、古構造、古地磁等大量的自然信息和和各種金屬、非金屬礦產資源。

    34、唐山抗震紀念館

    唐山抗震紀念館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心的抗震紀念碑廣場,始建于1986年,原名“唐山地震資料陳列館”,1996年進行了改擴建,更名為“唐山抗震紀念館”,2006年紀念唐山地震三十周年之際又進行了大規模的調展改造,現有固定陳列為《唐山成就展覽》。

    抗震紀念館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建筑面積7700平方米,展陳面積4000平方米,展線長度620延米,。展覽共設置景觀模型及藝術品21個,等離子電視6臺,電子觸摸屏4臺,實物展品共3大類50余件套,照片400余張,靜態圖表12個,光電圖表14個,文字版31個。三組巨幅銅制浮雕展示了唐山的過去、現在、未來;大型地臺模型直觀地展示了唐山的地形、地貌及行政區劃;地震科普電影給觀眾身臨其境感覺的同時又了解了地震科普知識;展覽共由序及9個部分組成。

    35、山西榆社化石博物館

    榆社縣化石博物館為綜合類博物館,位于榆社縣城迎春南路,1983年7月興建,是山西省惟一的一座縣級化石專題博物館。

    2006年新建后的博物館,占地面積4100平方米,建筑面積1760平方米,展廳面積1280平方米,庫房面積300平方米。館藏化石1000余件,是研究700萬年至100萬年前榆社盆地古地理、古氣候及生物進化的實物資料,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館內有基本陳列“古脊椎動物化石展”。此外,該館還收藏有這些年考古發掘出土的大量珍貴文物,尤以唐代前后的佛教造像最為突出。

    36、內蒙古鄂爾多斯蘇里格天然氣博物館

    內蒙古鄂爾多斯蘇里格天然氣博物館位于鄂爾多斯烏審旗,這個近250平方米的博物館全面展示了蘇里格氣田勘探建設的成果,包括媒體展示、展板、沙盤、模型、實物陳列5個部分。

    其中,媒體展示片《開發蘇里格》對蘇里格大氣田的勘測、開發、建設等情況進行了集中介紹;展板內容包括天然氣基本知識、我國天然氣資源分布、蘇里格氣田開發歷程、烏審旗天然氣開發利用等八大板塊;沙盤全面涵蓋了鄂爾多斯盆地天然氣資源、集氣站、天然氣管線等分布情況;模型包括天然氣井架及其采、集、輸、凈化系統模型;實物陳列涉及天然氣開采器具、開采實物及天然氣中下游產品等。

    37、遼寧省義縣宜州化石館

    宜州化石館創建于1994年,1996年正式被接收為中國地質博物館遼西分館,原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同志親筆題寫館名。宜州化石館是遼寧省第一座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宜州化石館收藏化石標本近萬件,展出精品化石標本二百余件。館內現設有恐龍、動物、植物、科普影視、字畫等五個展廳。館內展有目前遼寧省保存完整的大型恐龍化石標本之一----義縣龍。

    38、吉林市隕石博物館

    吉林市隕石博物館位于松花江南岸、吉林大橋附近。于2009年在吉林市世紀廣場附近擴建,現設一主館一分館。吉林市隕石博物館是中國第一個以展出隕石雨為專題的博物館。博物館內收藏著世界最大的隕石—中國吉林一號隕石以及全世界十幾個國家送來的各類隕石標本。

    39、黑龍江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

    黑龍江嘉蔭神州恐龍博物館坐落在中俄大界河黑龍江右岸,距嘉蔭縣城西12公里。博物館占地面積1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650平方米,展廳面積2100平方米,是一座將自然科學和人文景觀緊密結合的大型綜合博物館。館內陳列著由鴨嘴龍、霸王龍、疾走龍、甲龍的骨骼化石組裝成的8具恐龍化石骨架。這是我國自四川自貢、云南祿豐、江蘇常州、內蒙古二連浩特恐龍博物館后又一座大型恐龍博物館。

    40、大慶石油科技博物館

    大慶石油科技博物館在當地被稱為"地宮",位于讓胡路區中央大街大慶油田開發科學實驗陳列室,F在的博物館占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是一座三層樓的漂亮建筑物,建筑面積1萬多平方米。

    1995年9月博 物館又重新進行了改造,增加了化工展廳和恐龍化石等內容。館內充分顯示了大慶油田油氣勘探、油田開發現狀和石油生產的輝煌歷史,并將復雜深奧的石油科學和石油生產技術用鮮明的手法展現在觀眾面前。

    41、西峽恐龍蛋化石博物館

    西峽恐龍蛋化石博物館是西峽恐龍遺跡園的核心景區之一。西峽恐龍遺跡園是一大型恐龍主題公園,位于秦嶺山脈東段、伏牛山南麓的河南省西峽縣丹水鎮三里廟村。西峽恐龍遺跡園主要由地質科普廣場、恐龍蛋化石博物館、恐龍蛋遺址和仿真恐龍園四部分組成。它是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和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景區。其中,恐龍蛋化石博物館是國內唯一一座以蛋化石為核心展品的博物館,是中國國家地質博物館在全國的三家分館之一,占地35畝,建筑面積2200平方米。

    42、常州中華恐龍園

    江蘇省常州市的中華恐龍園在全亞洲數千家主題公園中名列第11位,同時位居中國第五位,園區現有七大主題區域、五十多個極限游樂項目、每天十多場各種風格的主題演出。全館總面積20000平方米以上,龍首最高處達71米,館體穹頂最高處達36米。中華恐龍館內設有五個主廳和六個輔助廳。其中主廳包括中庭、陳列廳、景觀廳、觀光廳和影視廳。

    43、黃岡市李四光紀念館

    黃岡市李四光紀念館,位于黃岡市龍王山南麓。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為“李四光紀念館”題寫了館名。紀念館占地11.6畝,建筑面積3700平方米,館內設展廳12個。其中設有《李四光生平展》 、《地質礦產標本展》、《地震展廳》、《青少年科普活動展廳》等,以百余幅圖片、實物、文字介紹了李四光先生的豐功偉績。

    44、黃石市博物館(銅錄山古礦遺址博物館)

    黃石市博物館,黃石第一個博物館,1979年10月1日建成開館,一直是以銅綠山古礦冶遺址考古發掘成果為基本陳列。1999年黃石市政府正式立項新建黃石博物館,選址黃石市團城山人民廣場東側,2004年12月28日正式開工,2008年12月29日新館落成典禮,并對公眾免費開放。

    新館總占地面積20.58畝,總建筑面積6141.27平方米,3層框架結構。黃石博物館以“礦冶”為主題,抓住了黃石歷史進程中最本質的特征,是一個具有鮮明個性和地方特色的展覽。 

    45、山東省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

    山東省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位于全國文化模范縣臨朐縣城,距“化石寶庫”山旺化石產地僅20公里。目前辟有山旺化石、文物、石佛、書畫精品和奇石精品五大展廳及石刻長廊一處,是一個集陳列、教育、收藏、研究和利用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山東省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4000平方米。始建于1982年,1985年第一期工程竣工,館體采用明末清初二層樓閣式建筑形式,整個建筑氣勢宏偉,巍峨壯觀,周圍廊宇環繞,雕梁畫棟,雍容典雅。1996年博物館第二期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主體分為三層樓房。

    46、深圳古生物博物館

    深圳古生物博物館坐落于深圳仙湖植物園古化石森林旁,其展廳外形酷似一塊巨大的巖石城堡,是一座造型新穎的古生物博物館。該館建筑面積2000余平方米,陳列了200多件不同時代不同種類的古生物化石標本,介紹了生物的起源及進化知識,展示了古植物化石形成的過程。由于博物館展示的內容與該館門前的古化石森林展示相呼應,形成了渾然一體的完整組合。

    47、汶川地震博物館

     

    汶川大地震博物館,是為紀念“汶川5·12大地震”而興建的大型博物館。2009年5月開工建設,2009年5月11日開館。是建川博物館群落的重要組成部分,展館總面積6000平方米。博物館以汶川地震震級為參照,模擬真實的地震現場。觀眾進入封閉的模擬地震廳后,在視覺、聽覺、觸覺上,能身臨其境體驗地震發生的實時場景,感受到山崩地裂的恐懼,并能讓體驗者聞到地震的“氣息”——通過噴出的一種無害氣體,模擬出彌漫在空氣中的地震廢墟氣味。

    48、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

    自貢恐龍博物館位于四川省自貢市的東北部,距市中心9公里。自貢恐龍博物館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門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

    博物館占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5-1.3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被美國《全球地理雜志》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49、云南煤炭地質博物館

    云南煤炭地質博物館是一個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文獻資料性為一體的綜合性展館。博物館共分三個部分,五個分館,十二個展廳。綜合館主要展示全省煤炭資源分布狀況;地質館主要展示云南早石炭世—第三紀幾個成煤期的地質特征及成煤規律;標本館主要展示勘查院收藏采集到的煤炭和礦物標本;地勘館主要展示云南煤炭地質勘探近百年歷史資料及物品;文獻館主要展示兄弟單位及社會各界人士贈送的珍貴巖礦標本和文物。藏品總數630件(套)。在云南煤炭地質博物館內,其中有距今3億4千萬年的無煙煤,也有褐煤、泥炭蘚煤等煤炭標本。此外,公開展出的煤炭機密文件、國產手搖計算機等一大批反映煤炭地質勘查領域的“古董”和珍貴文獻資料、化石和礦物標本。

    50、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礦產地質陳列館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礦產地質陳列館是國家級金屬礦產地質專業陳列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雁塔路。1979年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礦產地質陳列館籌建,1986年開館。建筑面積7000余平方米。展廳面積2460平方米。1979年籌建,1986年開館。

    51、蘭州市地震博物館

    蘭州市地震博物館成立于1988年,位于蘭州市安寧區十里桃鄉蘭州交通大學后山腳下,興建在一座長達400米的大型人防山洞里。它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收集、陳列、研究、宣傳地震史料和地震知識最豐富的首家地震專業博物館,占地面積 3500平方米,展廳面積約1000平方米,博物館主體展廳燈光迷離、神秘莫測;展館門頂上是一條古地震斷裂帶,斷層面清晰可見,十分壯觀。

    52、克拉瑪依石油地質陳列館

    克拉瑪依油田礦史陳列館,也被稱為克拉瑪依礦史博物館、克拉瑪依展覽館,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準噶爾路22號?死斠啦┪镳^建設開始于1982年春,1983年7月13日建成并開放,占地面積6.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800平方米。博物館設有序言、艱苦創業、迎難而上、改革發展、跨越騰飛五個展廳,展示了克拉瑪依的石油工業自1909年起由起步走向騰飛的歷程。展廳中陳列有歷史照片、實物、標本、浮雕、圖表,博物館院內還有辦公室、油窖宿舍等復原場景。博物館自建成起一直免費開放。

    53、上海時安礦博館

    上海時安礦博館位于上海市閔行區滬光路39弄6號,是一家私人礦物博物館。里面有大量精美的礦物展示,去上海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

    54、西安俯仰礦物寶石收藏館

    西安俯仰礦物寶石收藏館位于西安市高新區錦業二路十字,2015年年初開館。近涵蓋國內外知名礦區礦物,每一塊都盡顯“天然去雕飾”的自然藝術魅力。

    該館的礦物藏品涵蓋國內外知名礦區礦物,每一塊都盡顯“天然去雕飾”的自然藝術魅力,寶石是礦物的縮影,俯仰擁有祖母綠、紅寶石、藍寶石等名貴寶石,每一顆寶石都是現代藝術光與顏色的寫照。

    55、江西大余鎢都礦物晶體博物館

    大余鎢都礦物晶體博物館是江西省首家礦物晶體博物館,位于江西省贛州市大余縣新華工業園323國道旁,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

    展區分為礦物晶體陳列展區,展出在贛南及南方地區常見的數十種礦物晶體標本共計10000余件;恐龍化石陳列展區,陳列展出了在大余縣池江盆地出土的部分恐龍骨骼化石和恐龍蛋化石,共展出1000余件;館內還布置了礦藏資源分布沙盤和鎢礦開采概況,并復原了的一百多年鎢礦開采歷史的模擬再現。

    56、廣東河源石之精靈礦晶寶石陳列館

    石之精靈礦晶寶石陳列館位于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元善鎮(縣城),占地300個平方米,館藏礦物2000件,其中不少是高品質、最精美、重量級的礦晶精品。

     

    高校所屬地質博物館

    57、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位于武漢市魯磨路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西區校園南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北京地質學院博物館,始建1952年。建館初期,標本主要繼承了北京大學地質系、清華大學地質系、天津大學(北洋大學)地質系和唐山鐵道學院地質科的收藏。2003年更名為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

    該博物館主要展出礦物、巖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質標本,其藏品乃是由幾代地質學者、本校師生自上個世紀以來在各種艱苦的野外環境下采集、積累起來的,也包括了校友和國際友人等捐贈的標本、以及部分購置的標本。目前館藏各類地質標本3萬余件,其中自然界罕見的珍品近2千件,如著名的黑龍江東北龍、和平永川龍、鸚鵡嘴龍等恐龍骨架化石,以及各種珍貴的礦物、寶玉石、化石標本等。博物館現已開辟了6個常設展廳,分別為地球奧秘展廳、生命起源與進化展廳、礦物巖石展廳、珠寶玉石展廳、礦產資源展廳和張和捐贈展廳,還將開設水資源、環境和地質災害展廳,還有2個臨時展廳和科普教室。

    58、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博物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物館的歷史悠久、館藏標本系統齊全,F館藏標本總量55000余件,其中公開展出4000余件。博物館的前身為北京地質學院陳列館,主要陳列展礦物、巖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質標本,始建于1952年。

    該博物館建館的主要目的是為地質類專業的教學服務,因此,在展室的劃分、展品的陳列方式和展品的選擇基本遵循著高校地質專業教科書的內容體系。

    59、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

    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始建于1952年,陳列面積1500平米,以藏品豐富、精品薈萃、特色鮮明享譽中外。博物館分科普廳和恐龍廳?破諒d設有奇石展區、寶玉石展區、古生物展區及地學科普知識展區?铸垙d展有多具巨型恐龍骨架化石及珍貴的恐龍蛋、恐龍腳印化石等。

    60、成都理工大學地質博物館 

    成都理工大學地質博物館是中國學院型綜合性地質科學博物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十里店成都理工大學內,總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該館在原重慶大學地質系陳列室的基礎上,于1960年籌建,1962年開館。該館有藏品2萬余件。有10個陳列室。

    博物館門前辟有露天展廳。兩側平臺上有以巨型礦石、地質標本布置成的假山,噴水池邊的不銹鋼龍雕,以合川馬門溪龍為原型,高7.42米。

    61、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 

    北京大學地質博物館是一個集科普宣傳、人才培養、標本存檔、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于一體的多功能、現代化的國家級高校地學博物館。該館由陳列館和檔案館兩部分組成。 

    陳列館部分創立于1909年,是我國最早的地學專業博物館。展廳面積400m2,匯萃了北京大學地質學系90余年教學標本的精華和世界各地的典型地學標本;是北京大學進行學生素質教育和科普宣傳的基地。

    62、東華理工大學地質博物館

    東華理工大學地質博物館于1986年1月建成開館,并于2004年10月完成擴建改造。2003年被列為撫州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該館共有1600平方米,分兩個展廳,即"生命演化展示廳"和"地球科學探秘廳"。

    63、河北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

    河北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原名石家莊經濟學院博物館,是河北地質大學創辦的一所高校博物館,始建于1954年宣化地校時期。 其藏品主要來源于是相關專業、學科的長期積累,包括巖石、礦物、寶石、礦產、古生物化石標本和模型等。

    64、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地質博物館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地質博物館,現為遼西地質古生物博物館,位于該校阜新校區中華路校園主路東側。歷時一年改建、布展的新館,最大變化是面積增至1600 平方米,在突出辦學、地域特色的原有阜新礦石、煤巖等展區外,重點增設古生物化石展區,包括鳥類、兩棲類、魚類、恐龍等7 個展館,輔以復原圖、影音等生動再現遠古歷史。館藏逾300 件化石中,半數來自該校校友、館長楊銳多年收集的私人藏品。

    65、長安大學地質博物館

    長安大學地質博物館始建于1958年,2011年定名為“長安大學地質博物館”,座落于長安大學內。長安大學是西安開辦地質學科的6所高校之一,擁有地質學、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兩個一級學科的博士授予權。長安大學有著50多年的地質教育經歷和地學資源積淀,有著上千件礦物、巖石、礦床、地層古生物、構造、觀賞石等陳列標本,為地學博物館建設奠定了物質基礎。在這樣的學術背景和教學需求下,建設地學博物館是順勢應時的重大舉措。1978年更名為“西安地質學院陳列館”,2000年更名為“長安大學恐龍博物館”,長安大學地學博物館不僅填補了陜西高校地學博物館之空白,成為地學學科專業建設的新亮點,而且成為學校一張亮麗的名片。

    博物館常年擔負地質科普、科研、對外交流等任務,是長安大學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館內收藏著幾代地質人幾十年孜孜不倦、嘔心瀝血,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珍稀奇石、礦石晶體、古生物化石及各類寶石1500多件。20世紀80年代,博物館對外開放。它以獨特的石類展覽和地質科普為載體,從地球的地質構造、地貌概況出發,演繹了巖石進化各階段、各層次的發展過程,以龐大的氣魄和博、精、巨、奇的姿態,全方位、全角度地揭示了地球的內涵奧秘和大自然的神奇,在普及市民特別是中小學生的地球歷史和地質科學知識,提高保護地球環境意識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文章來源于:礦業在線。
    本平臺轉載內容,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平臺觀點。文章版權屬于原作者,如果有侵權或非授權發布之嫌請聯系我們,我們會及時審核刪除處理。

     

    自定義HTML內容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久久_国产精品午夜久久久久久99热_三级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视频_免费精品国产自在在线app
    <menu id="k4aow"></menu>
  • <td id="k4aow"><bdo id="k4aow"></bdo></td>
    <samp id="k4aow"><nav id="k4aow"></nav></samp>
  • <blockquote id="k4aow"><blockquote id="k4aow"></blockquote></blockquote>
    <input id="k4aow"></input>
  • <small id="k4aow"><samp id="k4aow"></samp></small><kbd id="k4aow"><samp id="k4aow"></samp></k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