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中北部位于黃河流域。1949年以來,特別是實施“三北”工程、退耕還林工程、天保工程以來,在黨和政府領導下,廣大人民群眾持之以恒,勵精圖治,艱苦奮斗,多措并舉,這里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巨變。榆林沙地草灌如丘,黃土高原已成綠洲,渭河兩岸花果飄香,處處是美的享受。黃河泥沙下瀉量由曾經的年16億噸,銳減至現在的年2億噸左右,應該說陜西為此做出了重要貢獻。
△ 習近平在河南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座談會
2019年9月18日鄭州“黃河會議”[1]的召開,無疑是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會議為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和經濟建設提出了新期望和新要求。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在此之際,數典厘心,重置新標,有必要對陜西黃河流域再研究、再認知。
一、位居流域中心,生態區位十分重要
陜西黃河流域范圍,西、北、東三面以省界為界,南以秦嶺主脊為界,南北長627公里,東西寬400公里。涉及榆林、延安、銅川、寶雞、咸陽、西安、渭南和商洛8市80個縣997個鄉鎮,188個國有林場。人口2915萬。面積132938.9平方公里。占陜西省總面積的64.6%。占黃河流域面積的17.7%[2]。
該區位居黃河中游、黃河流域中心地帶、黃土高原東南翼。其中的子午嶺-黃橋林區是亞歐大陸同緯度地區天然林集中連片分布面積最大的區域,與六盤山森林生態系統共同維護著黃土高原水土流失與生態平衡。生態環境極其敏感,生態區位極其重要。
二、從沙地到山地,地貌類型豐富多樣
陜西黃河流域的地勢格局是,西高東低,南北高中間低。生態空間按地貌類型可劃分為3大類6個亞類[3]。
1.陜北黃土高原
(1)長城沿線風沙灘地。主要分布于長城以北,大致在白于山北麓—蘆河—無定河—魚河堡—榆神公路窟野河連線以北以西。以沙地為主,多為固定、半固定沙丘。面積12178.6平方公里,占陜西黃河流域面積的9.1%。
△ 榆林風沙灘地區 航拍照片
(2)陜北黃土丘陵溝壑。大致在甘泉與云巖河連線以北的地區。在中生代地層及新生代晚第三紀的紅土層所構成的古地形上廣泛覆蓋了較厚的風成黃土,海拔1000-1300米,經長期流水侵蝕和其它營力作用,發育成梁、峁、溝壑等特有的黃土地貌。地形破碎,千溝萬壑。切割深度一般100-150米。面積52634平方公里,占陜西黃河流域面積的39.6%。
△ 黃土丘陵溝壑區 航拍照片
(3)陜北黃土高原溝壑。分布于黃龍山—橋山和“北山”以北。屬于鄂爾多斯臺向斜的東翼,表層被風成黃土所覆蓋,海拔900-1200米。經流水沖刷及其它營力作用,形成了原面、溝壑等特有地貌。塬面坡度一般5°左右。塬面周圍溝壑密布,下切深度一般75-150米,且不斷延伸,形成索源侵蝕。面積8396.4平方公里,占陜西黃河流域面積的6.3%。
△ 黃土高原溝壑區 航拍照片
(4)陜北土石低山。包括子午嶺、勞山、黃龍山、橋山、北山和黃河沿岸狹長地帶的土石山等。分布比較零碎,脈絡延伸紊亂,鑲嵌于黃土高原,相對高度200-400米。呈丘陵狀。出露地表基巖多為沉積巖。該區面積22099.6平方公里,占陜西黃河流域面積的16.6%。
△ 土石山地 嵯峨山照片
2.關中盆地區
(5)關中黃土臺塬。主要在秦嶺、北山與渭河之間。渭河兩岸一般可見三到四級。黃土臺塬的后緣,即北山南麓和秦嶺北麓,亦包括現代或古老的山前洪積扇。該區面積13193.5平方公里,占陜西黃河流域面積的9.9%。
△ 關中黃土臺塬 秦嶺北麓照片
3 秦嶺-關山地區
(6)秦嶺北坡-關山山地。主要是一系列南北向的梁溝。有高山、亞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河谷盆地。秦嶺南俯北仰,北坡陡峻,斷崖如壁,峽谷深切,多瀑布、急流、險灘。從坡麓到主脊約40公里。關山為石質山地,是六盤山余脈,主脊南北走向。海拔2000多米。該區面積15641.3平方公里,占陜西黃河流域面積的11.7%。
△ 陜西黃河流域·秦嶺山地區 照片
三、地跨兩帶氣候,環境差異非常明顯
陜西黃河流域地跨兩個氣候帶。大體以長城為界,北為中溫帶,南為暖溫帶。
△ 陜西黃河流域·氣候區劃圖
溫帶:植物生長季節短,積溫指數低,寒冷、干旱、大風是影響生修復的主要因素。凍害、風害、持續干旱時有發生。造林樹種應以灌木、草本為主。
暖溫帶:北部,主要氣候特征是寒冷、干旱、暴雨。生態環境主導因子是水分和溫度。植樹造林陰坡、半陰坡成活率相對較高。純陽坡應當選擇耐旱、耐寒的先鋒樹種,如刺槐、側柏等;
南部,水熱條件比北部明顯優越。春旱、凍害發生頻率較大。但海拔高度對生態因子進行了重新分配。海拔越高蒸發量越大、氣溫越低。因此,一些山頂、山脊會出現草甸。生態修復應高度重視這一規律。
幾個典型縣的氣候狀況
因 子
神木
安塞
洛川
禮泉
年均降水
440.8
505.3
592.4
612.3
年均氣溫
10.4
8.8
9.9
12.9
極端低溫
-28.1
-23.6
-23.0
-20.0
極端高溫
38.9
36.8
37.5
41.6
活動積溫
3649
3313
3224
4351
單位: ℃,mm
四、北草灌南森林,自然植被迥然不同
榆林風沙灘地。植被形態以草灌為主,適生植物有:沙蒿、沙柳、烏柳、沙米、沙竹、苦參、沙芥、臭柏、檉柳、白刺、檸條、大針茅、沙打旺、直立黃芪、花棒、踏郎、沙櫻桃、鹽爪爪、堿蓬、芨芨草、蘆葦、長芒草、柳葉鼠李。平均高度1.0-1.5米,覆蓋度70%左右。零分布的有油松、旱柳、白榆、小葉楊、河北楊、沙棗等。
△ 榆林風沙灘地植被
丘陵溝壑區。植被以稀樹草地為主,水分是控制植被的主要因子,陰坡、半陰坡喬木生長較好,團塊狀分布,或稀樹草灌型,陽坡多為草本或灌木。河谷山坡分布有小葉楊、河北楊、白樺、山楊、榆樹、杜棃、山杏、油松、側柏、杜松、山桃、臭椿、欒樹、文冠果、遼東櫟等;散生灌木有沙棘、黃薔薇、虎榛子、狼牙刺、荊條、扁核木、華北繡線菊、檸條、沙柳、杠柳、胡枝子醉魚草、白芨梢、華丁香、枸杞等。
△ 黃土丘陵溝壑自然植被
高原溝壑區。生態空間多為侵蝕溝坡型,陰向多喬木,陽向多灌木,溝底河溪多為楊柳。土石山地,屬梢林型植被,樹木分支點低,冠大干多,似為叢生。多有遼東櫟林、栓皮櫟林、橿子樹林、油松林、白皮松林、山楊林、白樺林、側柏林等。伴生樹種有山桃、山杏、銳齒櫟、鵝耳櫟、椴樹、茶條槭、槲樹、槲櫟、核桃、杜松;林下灌木有狼牙刺、荊條、文冠果、黃薔薇、杠柳、虎榛子、杭子梢、沙棘、酸棗、胡枝子、連翹;草本植物有白羊草、苔草、黃背䓍、大油芒、針茅等。
△ 黃龍山自然植被
秦嶺-關山區。森林茂盛,植物覆蓋率在85%以上。海拔由低到高,植被呈帶狀分布,基帶為櫟林帶、依次為樺木林帶、針闊混交林帶、針葉林帶、灌叢帶、草甸帶。
▲ 落葉櫟林帶。分布海拔780-2300米。主要有栓皮櫟林、銳齒櫟林、麻櫟林、槲櫟林、山楊林、華山松林、油松林、側柏林等;混生的其它喬木有槲櫟、板栗、茅栗小葉楊、小葉樸、欒樹、漆樹、山杏、黃連木、山楊、太白楊、楓楊等。林下灌木有狼牙刺、黃櫨、胡枝子、杭子梢、繡線菊、馬棘、榛子、胡頹子、照山白、短枝六道木、栒子、連翹、皂柳、陜甘花楸、箭竹、峨眉薔薇、小檗類等;藤本植物有中華獼猴桃、清風藤、華中五味子、三葉木通、盤葉忍冬、串果藤、南蛇藤、蛇葡萄等;草本植物有黃背草、芒、大油芒、蒿類、野棉花、披針苔、野古草、鬼燈檠、短角淫羊藿、升麻、野青茅、地榆等。
△ 秦嶺落葉闊葉林
▲ 樺木林帶。分布在海拔2300-2800米。林內灌木有小檗類、五臺忍冬、華西忍冬、薔薇、繡線菊等。草本植物有紅升麻、獨葉草、絲葉苔草、膨囊苔草、鹿蹄草鬼燈檠等。
△ 秦嶺紅樺林
▲ 針葉林帶。分布在海2800-3400米。包括冷杉帶和太白紅杉帶。冷杉帶,2800-2900米,林下灌木有茶藨子、忍冬、杜鵑、箭竹、黃薔薇、陜甘花球、華西銀露梅、香柏等;草本以禾本科、莎草科、菊科為主,并有彭囊苔草、鹿蹄草、梅花草、雙花堇菜等;太白紅杉帶,海拔2900-3200米。林下灌木有十多種。如高山柏、華西銀臘梅、太白杜鵑、頭花杜鵑等;草本有禾本科、蒿草、苔草等。
△ 秦嶺太白落葉松
▲ 高山灌叢帶。分布海拔3400-3700米。以高山杯腺柳、頭花杜鵑、高山繡線菊為主,草本有蒿草、太白韭、秦嶺龍膽、小苔草等。
△ 秦嶺太白山草甸灌叢
五、造綠營綠擴綠,各地翠色濃淡不同
數十年如一日,以保護為基礎,積極推進國土綠化。陜西黃河流域森林覆蓋率達到33.96%。沙化土地面積減少到2030萬畝。860萬畝流動沙地實現基本固定和半固定。沙區植被覆蓋率達到60%,生態實現了由“整體惡化、局部好轉”向“總體好轉、局部良性循環”的歷史性轉變。
△ 相關市縣森林覆蓋率示意圖
六、山水各抱地勢,生態系統類型多樣
陜西黃河流域屬于陸地生態系統(型),包括5綱11目。
1.森林生態系統:
1.1針葉林生態系統:溫帶常綠針葉林、亞熱帶落葉針葉林、亞熱帶常綠針葉林。
1.2針闊混交林生態系統:溫帶闊針混交林。
1.3闊葉林生態系統:溫帶落葉闊葉林。 1.4人工林生態系統:
△ 針闊混交林生態系統(油松白樺混交林)
2.灌叢生態系統: 2.1闊葉灌叢生態系統:溫帶落葉灌叢。 2.2人工灌叢生態系統。
3.草地生態系統: 3.1草甸生態系統:山地草甸、低地草甸。
△ 落葉針葉林生態系統(太白落葉松)
4.荒漠生態系統 4.1有植被荒漠生態系統。
5.濕地生態系統: 5.1沼澤生態系統:沼澤地。
5.2外流河生態系統:河流、灘涂、灘地。 5.3湖泊生態系統:湖泊、水庫坑塘。
△ 河流濕地生態系統(陜西黃河濕地)
七、多類型保護地,斯守其正自成一體
陜西黃河流域已建立形成以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為主體的保護地體系,保護面積137.39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0.3%。為保護自然生態系統、野生動物棲息地和生物多樣性發揮了重要作用。
1.自然保護區。25處,有生態系統型、野生物種型和綜合型。其中國家級6處、省級19處。保護面積59.5萬公頃。比較典型的有韓城褐馬雞自然保護區、子午嶺自然保護區、神木臭柏自然保護區。
2.風景名勝區。23處,有文化類、自然景觀類。其中國家級6處、省級17處。保護面積23.37萬公頃。全國著名的有黃帝陵風景名勝區、華山景名勝區、黃河壺口瀑布風景名勝區等。
3.森林公園。58處,其中國家級22處、省36處。保護面積25.3萬公頃。具有代表性的有勞山國家森林公園、黃帝陵國家森林公園、延安國家森林公園等。
4.濕地公園。30處,均為國家級。保護面3.46萬公頃。其中正式掛牌的14處,試點階段的16處。代表性的有西安浐灞國家濕地公園、千陽千湖國家濕地公園、扶風七星河國家濕地公園。
5.濕地保護區。6處,均為省級。保護面積9.16萬公頃,其中,濕地面積6.05萬公頃。典型代表有黃河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西安涇渭省級自然保護區。
6.地質公園。12處,其中世界級1處、國家級7處、省級4處。保護面積16.60萬公頃。如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延川黃河蛇曲國家地質公園、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等。
7.重要濕地。陜西省人民政府2008年公布的重要濕地55處(范圍面積正在核定),其中,黃河流域37處。包括南洛河、北洛河、涇河、渭河、黃河等。
八、綠蓋黃土高原,環境問題依然嚴峻
1.水土流失。雖然陜西黃河流域森林植被已經很豐富,但是水土流失依然是我們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內蒙古河口鎮-龍門區間的7萬平方公里范圍內,輸入黃河的泥沙約占黃河總輸沙量的一半以上。陜西就在其中。根據中科院研究成果,黃陵縣以北、榆林風沙灘地以南,是“土壤侵蝕高度敏感區”。黃河西岸是“土壤劇烈侵蝕區”。甘泉、宜川至榆林風沙灘地以南是“土壤極強侵蝕區”。
△ 區土壤侵蝕強度分布圖
2.土壤鹽漬化。陜北地區不合理的大水漫灌導致地下水位上升,經過土壤毛細管作用,將其深處的鹽分提取到表層,使土壤鹽漬化。很多河道川地尤為多見。當然定邊西部鹽堿地是地質因素形成的。
3.土壤沙化。榆林防沙治沙取得了舉世矚目成就,但是,這里的生態環境依舊脆弱。內蒙、甘肅境內人為活動頻繁,沙漠化動態異;钴S。沙塵暴頻起,攜帶沙塵南移,對其南部地區不斷形成“沙化”威脅。榆林風沙灘地及其南緣是我國土地沙化監測的主要對象之一。
4.環境污染。陜西黃河流域縣城、鄉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尚未全域覆蓋,亂排亂倒現象相當普遍。特別是煤炭、石油開采、加工企業形成的污染問題比較突出;せ匦纬傻闹兴耆淖兞俗匀缓恿鞯纳鷳B狀況。原本清潔的水質變得不那么清潔,造成河流濕地生態環境威脅加劇。農藥、化肥、除草劑、農用塑料薄膜的使用不斷增加,先是影響生產空間,再涉及生態空間、生活空間。
5.植被恢復性增長與承載力不高的問題并存。秦嶺、關山和渭北地區的森林都曾不同程度地被過度采伐利用。1998年以來,林分質量雖然有恢復性提升,但總體不如從前的生態功能強壯?垢蓴_能力下降,生態災害頻發。
△ 土石山地自然植被
九、樞紐大河上下,國家賦予重要功能
國家賦予陜西黃河流域生態空間極其重要的地位。該區南北長500多公里,扼守于黃河西岸,是鑲嵌在黃土高原上的一顆綠色明珠。秦嶺、子午嶺-黃橋林區共同構筑了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生態圈層,對關中城市集群、中原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其生態環境敏感、脆弱,更加提升了其存在的價值和保護修復的地位!秶抑黧w功能區劃》《 中國生態系統評估與生態安全數據庫》給予如下定位:
1.水源涵養重要功能區。秦嶺北坡的黃河流域被整體納入“國家水源涵養重要區域”。包括渭河秦嶺流域、南洛河流域。面積1.1萬平方公里。
2.生物多樣性維持與保護重要功能區。秦嶺地區被劃為“重要區域”,面積約0.3萬平方公里。秦嶺、北山地區被劃為“中等重要區域”,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
3.土壤保持重要功能區。根據國家評估與區劃,黃土高原中部地區屬“全國土壤保持極重要區域”。其中,陜西“極重要區域” 2.17萬平方公里,“重要區域”1.98萬平方公里,“中等重要區域”1.2萬平方公里。
4.防風固沙重要功能區。榆林全部、延安北部被國家[3]區劃為“重要防風固沙區”,其中“極重要區域”2.35萬平方公里,“重要區域”0.78萬平方公里,“中等重要區域”2.32萬平方公里。
十、新時代新目標,優勢機遇挑戰同在
優勢(S):隊伍、經驗。經過數十年的共同奮斗,無論政府機構還是社團組織,都積累了極其豐富的生態修復經驗,一些專業科研機構觀測形成了不少針對黃河流域治理的技術成果;政府、非政府組織等參加、參與生態修復工程的機制體制已經形成;從種苗、施工到幼林撫育管理等,市場要素發育比較充分。
劣勢(W):環境、資金。我們當下面對的造林種草施工環境要比過去復雜得多、立地條件要苛刻得多。勞動力和材料價格都遠遠高于過去。邊邊角角、硬骨頭地塊綠化需要強硬的配套措施做保障,可能導致工程投資大幅度提高。要籌措數以億計的巨額款項的確不是一件易事。
機遇(O):政治、政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及“五位一體”治國方略、生態文明建設理論等,都為陜西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和政策保障,特別是鄭州“黃河會議”的召開,更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動力。
挑戰(T):人、地矛盾。保護是為了利用,利用需要更好的保護。這一對矛盾無時不有時時有,無處不有處處有,在某些領域甚或表現得十分尖銳。各項事業發展不斷擠壓、占用生態空間的問題比較普遍。例如,新農村建設、髙鐵、高速公路建設等。
十一、總攬五大陣地,全面出擊六條戰線
總思路與總要求:陜西黃河流域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33.96%。生態空間的綠色、綠量和綠植初步達到了應有的滿意度。但是管理的壓力依然很大,生態環境的威脅依然不減,非法利用自然資源的情況時有發生。一些區域還存在植被生態效能不高、分布不夠平衡等諸多問題。與“能綠盡綠”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所以,生態保護與修復尚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總的工作思路是: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事求是,從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和大地景觀“五大陣地”入手,緊緊圍繞生態保護、生態恢復、生態重建、生態富民、生態服務和生態安全“六條戰線”開展工作[5]。
基本工作方法是:目標引領,問題導向,因地制宜,靶向施策,注重實效。
總體要求是:保護優先,擴展綠色,提質增效,突出重點,措施跟進,著力抓好生態修復重建。
△擴大綠量:減緩生態空間被擠壓的態勢,降低生態環境威脅,遏制非法利用,營造綠色,擴大林草面積。
△提高質量:以保為先,彌補短板,查找弱項,以弱變強;在保護中提質增效,持續增加生態系統的防護效能和承載能力。
△修復重建:找短板,精準發力;找重點,集中發力;找弱區,持久發力。以科學適當的人工力量促進生態系統健康恢復。
△措施保障:加大宣傳,統一認識,全面規劃,分期實施,廣開門路,籌措資金,科學管理,嚴格考核。形成良性管理機制。
十二、明確重點工作,狠抓五大重點工程
第一:六片區重點工作
(1) 持續加強毛烏素沙地植被保護。確保生態空間不擠壓,林地面積不減少。修復創傷,重建
礦產資源開發毀破植被,釆取積極措施,應對礦區塌陷、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植被退化問題;通過平茬復壯、更換樹種等措施,提高植被生態保護效能,使低質低效林分渙發生機。
(2) 扎實推進黃土丘陵溝壑區營綠擴綠。該區域集干旱、寒冷、嚴重的水土流失于一體,是黃河流域泥沙輸入的重點區域之一。在保護的基礎上,優先考慮植被覆蓋率的提高。因地制宜,合理配置植物結構,持續推進林草面積的擴大和植被防護效能的提高。
(3) 重點做好黃土高原溝壑區塬坡治理。喬灌草相結合,重點做好侵蝕溝坡綠化,遏制侵蝕溝道延伸、土崖垮塌和泥石流等問題。通過修筑攔泥壩(淤地壩)、退耕還林還草、封溝育林草等工程措施,鞏固提高生態空間生態防護功能。
(4) 下大力氣解決土石山地區生態頑疾。該區山大溝深,森林覆蓋率較高。以保護鞏固為前提,填補空白,擴大林草面積。南部山區靠近渭河經濟帶,生態地位尤為重要,要科學規劃,合理安排,確保定重點區域綠化有突破性進展。實行工程造林,確保造一塊,成一塊,見效一塊。
(5) 鍥而不舍地做好渭北臺塬區綠化美化。該區以農業生產空間為主,生態空間具有明顯的破碎化、斑塊化特征。新林業部門要以堅守陣地,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使命感做好每一寸土地的綠化美化。見縫插綠,保護培育,力求實效。
(6) 努力做好秦嶺-關山山地生態環境保護。該區是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和關天經濟區的重要生態依托,是文化繁榮、經濟發的生態根脈,這里人口密集,人為活動頻繁,也是最易受到傷害和威脅的區域。要“保”字當頭,嚴防死守,最大限度地屏蔽“生態空間受擠壓、生態環境遭污染、自然資源被非法利用”三大問題,倡導綠色發展、科學發展,合理利用,可持續性利用。真正實現“有山皆綠,是水皆清,四時花香,萬壑鳥鳴”的大自然美麗景象。
第二:五項重點工程[5]
(1)風沙灘地
生態修復工程。這里是生態環境極脆弱、及敏感的地區,也是人地矛盾突出,生態壓力最大的區域。一定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做好保護工作。遏制生態空間被蠶食、被破碎化的勢頭,積極修復創傷、退化板塊,不斷提升防風固沙功能。范圍面積約122萬公頃。
(2)白于山
生態修復工程。白于山是無定河、涇河、北洛河、延河等多條河流的發源地,干旱少雨,植被結構簡單,而且覆蓋率不高。是陜北地區生態環境更為脆弱的區域,也是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吳起縣突出的綠化成效表明,該地區完全可以形成較高的林草覆蓋。應以吳起縣為范例,不斷提升植被覆蓋率和植被質量。范圍面積約210萬公頃。
(3)黃河沿岸生態修復工程。這里的黃河沿岸是指黃河西岸陜西境內的區域。屬于劇烈水土流失區。由于長期的侵蝕,該區地形破碎,巖石裸露,土壤瘠薄,是陜北生態極度脆弱地區。應加強封山禁牧,封山育林,因地制宜開展荒山荒坡造林,緊盯溝底、厚土、陰坡等主要因子,插綠、置綠。范圍面積約25萬公頃。
(4)北山旱腰帶綠化工程。北山是鄂爾多斯臺向斜的南緣,屬土石山地,南坡陡峭,土層瘠薄,植被稀疏,北坡舒緩,土壤深厚,林木植被較好。該區位居關中平原北部,具有重要的生態區位和社會區位。但是采石場眾多,采石場面積達2700多公頃。嚴重影響著這里的生態環境狀況,政府已關停并轉一部分采石企業,但留下了不少有待恢復的創傷跡地。應下大力氣進行綠化美化,尤其是對采石場進行生態環境恢復。適度增加投資水平,實行工程造林,力爭取得顯著成效。范圍面積約95萬公頃。
(5)秦嶺北麓綠化美化工程。秦嶺是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生態根脈,也是曾經違建強拆的施政區域。隨著執法執紀的日漸嚴格,不少采石、采礦企業陸續退出,但遺留跡地需要整理和生態恢復重建。應加大秦嶺北麓營綠擴綠工程投資力度,提升林草綠地生態功能,還秦嶺以寧靜、和諧與美麗。范圍面積約3.5萬公頃。
— THE END —
聲明:個人意見,謹供參考。
注:
[1] 習近平在河南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2] 黃河,流經青海、陜西等9個省區,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52443平方公里。
[3] 未包含渭河川地(農業生產和城鄉居民生活空間)。
[4] 中國生態系統評估與生態安全數據庫。
[5] 引用了陜西省林業局領導講話精神。
來源于自然秦嶺公眾號